Intel 的毒丸和潛規(guī)則

2010/7/14 9:03:27    編輯:軟媒 - 笨笨     字體:【

Win7之家airtaxifl.com):Intel 的毒丸和潛規(guī)則

文章出處:《第一財經日報》

  7月初,與AMD走得越來越緊密的七喜電腦突然被英特爾降級——將七喜由Local OEM合作伙伴降級為Channel OEM客戶。一場對于英特爾模式的控訴隨之而來,七喜控股公司董事副總裁毛駿飆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包括“市場基金返款”政策在內的英特爾設立的商業(yè)潛規(guī)則,已經讓中國PC產業(yè)喝下“慢性毒藥”,不僅對市場風險抵御能力更差,而且還不能自拔。

  不管是被迫還是主動吃下“慢性毒藥”的二三線PC企業(yè),正在PC業(yè)務上逐漸喪失快速增長的能力。本報記者查看了長城電腦(000066.SZ)、方正科技(600601.SH)和同方股份(600100.SH)近幾年的業(yè)績,也發(fā)現這幾家電腦業(yè)務發(fā)展速度基本上都低于中國PC市場平均增長水平,個別甚至呈現相反走勢。

  而中國PC品牌“萎靡”,英特爾和PC企業(yè)自身到底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IT行業(yè)資深人士、信步主板總經理吳福祿指出:“要想擺脫英特爾控制,中國PC廠家必須具備足夠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英特爾設計的‘溫床’,廠家其實是可以選擇拒絕的。今天的現狀只是PC廠家選擇的結果。”

  “慢性毒藥”

  在英特爾的客戶分級中,最高的級別是MNC,即一線PC廠商,如惠普、聯(lián)想、戴爾等;第二級Local OEM,如本土的神舟、方正、同方、七喜等國產廠商,該級別一般跟英特爾大中華區(qū)進行合作;第三級Channel OEM,業(yè)內稱渠道合作伙伴,如新藍、八達等地方區(qū)域性品牌均屬這個級別。

  去年5月,歐盟委員會裁定,英特爾以提供折扣方式利誘計算機廠商不使用或少使用AMD處理器的行為已構成壟斷,并向英特爾征收高達10.6億歐元的罰款。

  “可能之前曾深陷全球反壟斷泥潭,英特爾這兩年謹慎很多,但在實際商業(yè)操作中,依然在銷售政策中設置了種種規(guī)則。”毛駿飆說,與前兩年不同的是,英特爾不會再有書面要求,而變成口頭要求,“換湯不換藥,如果下游PC廠商不聽話,制裁措施將隨之而來。”

  “一線PC廠商很多是直接跟英特爾總部談合作,它們拿貨價格相當優(yōu)惠,雖然也有市場基金返款,但它們不再需要販賣CPU水貨,直接可以從PC產品獲得利潤。”一位國內PC廠家高層指出,在這種情況下,英特爾對一線PC廠家要求一般都是:英特爾與AMD芯片使用量的占比,如果能達到英特爾要求,英特爾一般會定期返還相對可觀的利潤。

  但是,LocalOEM的利潤來源則基本是市場基金返款和販賣CPU水貨。所謂CPU水貨就是:廠家每個季度可能只需要3萬~4萬片CPU,但卻可以向英特爾中國區(qū)要求7萬~8萬片CPU,再通過香港水貨商,販賣給ChannelOEM下一級客戶。因為LocalOEM的拿貨價比ChannelOEM更便宜。

  “相比一線PC廠商,其他國內PC廠家的商業(yè)模式基本都是亞健康的。”長城電腦一位內部人士指出,有些廠家為了迎合英特爾每年都發(fā)布的新品,甚至產品都是虧損銷售,賺取的是市場廣告推廣基金以及獲得販賣CPU水貨機會,“販賣CPU利潤占PC廠家總體利潤比重,有時會超過三成,如再加上市場廣告推廣基金,基本構成其年底總利潤的來源”。

  “這已經成為國內絕大部分PC廠家的生存之道,最終也導致了國內PC廠家市場競爭越來越弱。”上述內部人士說。

  毛駿飆指出,由于市場處絕對壟斷地位,英特爾擁有絕對的CPU定價權。而對待LocalOEM級客戶的商業(yè)模式就是:原本成本是20美元的東西,英特爾卻一定要賣60美元的價格,當廠家把60美元的貨款給了英特爾后,英特爾再拿出20美元,根據LocalOEM客戶的忠誠度進行不同的“賞賜”。

  PC上市公司尷尬

  或許從PC上市公司這幾年的業(yè)績數據變化情況,更能體現出國內PC廠家的尷尬。

  從2007年到2009年,七喜控股計算機整機收入分別是16.86億元、8.03億元和5.91億元,占總收入比重也由2007年的56%降到了2009年的30%,七喜控股的盈利狀況也由盈利5232萬元到虧損6821萬元。

  長城電腦一位中層指出,這兩年英特爾已經逐步減少了市場廣告推廣基金,很多中低端CPU都沒有廣告返點補償。而七喜控股的業(yè)績下滑,應該與此有關。

  如果說七喜控股的電腦業(yè)績大幅萎縮還是個案,長城電腦、方正科技和同方股份的電腦業(yè)務走勢就基本說明了問題的所在。

  2007年長城電腦的電腦及外設(包括顯示器業(yè)務)收入為39.94億元,2008年長城電腦的電腦及外設收入為36.76億元;方正科技的電腦及相關產品收入也不穩(wěn)定,2007年77.14億元,2008年61.13億元,2009年則為64.94億元;同方股份的計算機收入也如此,這三年分別是44.14億元、35.89億元與42.56億元。

  但是,方正科技在財報中表示,2008年中國PC出貨量相比2007年增長了8%,長城電腦、方正科技和同方股份的電腦業(yè)務卻不約而同地同比減少。而2009年中國PC市場臺式機出貨量與2008年持平,筆記本出貨量增長了42%,但方正科技和同方股份的電腦業(yè)務增長速度卻遠遠低于中國PC市場平均增長速度。

  而這三年中,還有一個悲慘倒下的TCL電腦。吳福祿表示,當年英特爾扶持TCL電腦,就是因為TCL電腦一次性拿了很多P4CPU,而這些CPU訂單并沒有完全被TCL電腦消化,相當一部分也是串貨到香港市場消化。此外,當時TCL電腦瘋狂投入廣告,應該從中也獲得相當的市場基金返款。然而在此過程中,TCL電腦并沒有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最終被市場淘汰。

  英特爾獨贏

  “除了聯(lián)想,當年的國內PC大品牌的市場份額都在縮小,被一些很小的廠家蠶食了。”毛駿飆的理解是,七喜電腦之所以“降級”,除了業(yè)績問題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英特爾要將支持七喜電腦的技術服務人員,調配到深圳,服務創(chuàng)智誠和比亞迪等新興廠家。

  被降級的毛駿飆認為,規(guī)模更小的廠家,就越容易被英特爾商業(yè)潛規(guī)則所控制,這也是英特爾一貫的市場扶持策略。

  長城電腦一位內部人士也表示,雖然國內品牌PC廠家份額在萎縮,但國內小PC廠家卻不斷涌現,導致英特爾在中國市場份額和收入卻逐年增加。英特爾在PC技術發(fā)展中不斷引導,消費者已經認可,而核心技術又被英特爾所控制,“對于消費者來說,不買這家就買那一家,英特爾沒有任何損失。”

  對此,英特爾(中國)方面表示,“七喜與英特爾合作模式的調整是由于其采用了競爭對手產品”,這是不屬實的。英特爾在中國采用不同商業(yè)模式、業(yè)務規(guī)模和產業(yè)投入也不同的合作伙伴,英特爾制定多種合作模式予以支持。英特爾會根據合作伙伴業(yè)務策略和重心的變化對合作模式作出適當調整。

  “處理器市場是高度競爭的市場。合作伙伴有權選擇英特爾的產品,或是競爭對手的產品。采用何種處理器產品的決定權在于合作伙伴,最終是消費者的選擇。”英特爾(中國)有關人士說。

  吳福祿認為,七喜控股作為區(qū)域電腦制造商之所以在2004年能成功IPO,其實也是依賴了英特爾的支持。這幾年沒有建立成市場核心競爭力,相反,因為競爭加劇,產品毛利率日益趨薄,業(yè)績逐年下滑,最終被英特爾拋棄。

  根據上述國內PC廠家提供的數據,目前在臺式機CPU市場上,AMD與英特爾各占半壁江山,在快速發(fā)展的筆記本CPU市場上,英特爾占90%以上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