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新出的系統(tǒng)都只是微軟Windows7的催化劑而已

2009/11/23 11:59:55    編輯:中關村在線 - 楊睿     字體:【

Win7之家www.airtaxifl.com):任何新出的系統(tǒng)都只是微軟Windows7的催化劑而已

  引言:或許是因為Windows Vista的不成熟,當人們在面對微軟嘔心五年打造出的新一代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7時,“希望越大,失望會不會越大”的恐懼再次襲上心頭,以至于很多人都在疑問:Windows 7會不會是翻版的Windows ME,會不會是Windows Vista第二,會不會遭遇滑鐵盧?這種疑問在Windows 7發(fā)布之前出現(xiàn),在發(fā)布之初也出現(xiàn),直到現(xiàn)在,仍然時不時的還會出現(xiàn)。只不過,頻率明顯下降了,聲音也沒有以前整齊劃一了。

  如果單純從市場占有率來看,操作系統(tǒng)市場上,Windows XP無疑仍然是排名第一位。但如果從用戶選擇來看,Windows 7正在進駐電腦硬盤的事實正在不斷的發(fā)生,而且勢頭很猛。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鮑爾默日前面對微軟股東時表示,“Windows7在市場銷售方面,是同期的其它任何操作系統(tǒng)的兩倍”。如果你認為這是微軟自己統(tǒng)計官方結果,有水分。我們可以看一下國外第三方權威調研機構Net Applications公布的調研數(shù)據(jù):  

  Windows 7發(fā)布前(9月),市場份額為1.52%(平均);

  Windows 7發(fā)布前(前期),市場份額為1.52%(10月平均為1.91%);

  Windows 7發(fā)布前(后期),市場份額為2.15%(10月平均為1.91%);

  Windows 7發(fā)布后(一周,10月31日),市場份額增至3.48%(平均為2.66%);

  而從Windows 7發(fā)布到11月初,短短一周的時間,它的市場份額上升了將近40%,而且這一份額的變化是Windows XP用戶直接轉投過來的。這說明,Windows 7在短時間內(nèi)就已經(jīng)開始強勢替代Windows XP。

  以上的是事實已經(jīng)勝過疑問和雄辯,如果繼續(xù)糾結于Windows7是否會遭遇滑鐵盧這樣一個“過期問題”,實在是沒有什么意義。

  雖然Windows 7不會遭遇滑鐵盧,但Windows 7應該需要一個大熔爐。

1.蘋果,用Windows用戶影響Windows市場

  在微軟Windows這張龍床的旁邊,始終有一只外表華麗,內(nèi)在亦很強悍的對手在游弋,它就是之前的蘋果Mac OS,現(xiàn)在的Snow Leopard(雪豹)。

  蘋果系統(tǒng)從早前拒絕兼容微軟產(chǎn)品,到現(xiàn)在的流暢運行微軟Office和其它應用程序,這足以說明,蘋果公司很明白,與其對微軟全封閉,不如對微軟全開放,無法攻堅就慢慢侵蝕,試圖通過Windows用戶蠶食Window市場。

  在微軟Windows 7開始嘗試支持64位時,蘋果雪豹系統(tǒng)已經(jīng)開始嘗試“如何將64位軟件運行的更流暢”了。這看上去很華美,但64位軟件你現(xiàn)在能找到幾款?64位QQ還是64位迅雷?64位瑞星還是64位ESET?

  蘋果雪豹另一個試圖搶奪Windows地盤的手法是低價。Windows 7旗艦版市場售價2460元,蘋果雪豹僅為248元,前者價格是后者的10倍!蘋果的這一低價策略并非是新招數(shù),而是老伎倆,長期以來的市場事實說明,在微軟每一代新Windows系統(tǒng)發(fā)布,蘋果都會低價搶用戶,但時隔不久,用戶會再次回歸Windows。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蘋果系統(tǒng)的蠶食策略,只是海水的臨時漲潮,而非是江水的持續(xù)涌流。

2、Google的Chrome OS在還沒出生時就已經(jīng)輸了

  包括筆者在內(nèi),之前很看好Linux平臺的用戶不在少數(shù),但無論是基于Linux的紅旗還是Ubuntu,他們一直都只是存在于論壇用戶用Windows平臺打出的字中,而無法走進用戶電腦的硬盤里。

  現(xiàn)在,Google Chrome OS已經(jīng)從早前的胎動慢慢的變成臨產(chǎn)前的陣痛。但從Google官方對Chrome OS的激素催長方式可以預判,Chrome很可能將會是一個早產(chǎn)兒。對于人,10月懷胎,一朝分娩,這很自然。但是你能相信一個操作系統(tǒng),2009年3月還在招聘工程師,到2010年初的就要發(fā)布的事實嗎?要知道,Windows7可足足孕育了五年!

  Chrome還沒站到起跑線上,就已經(jīng)輸了。

  一個更無法理解的事情是,在蘋果已經(jīng)意識到拒絕Windows平臺上軟件,不是一個明智的行為,并作出“兼容性修改”時,Google Chrome OS似乎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在Google召開的演示會上,Google Chrome OS工程師主管Matthew Papakipos和產(chǎn)品經(jīng)理Sundar Pichai代表官方“明確暗示”:不支持Windows平臺的產(chǎn)品。

  Chrome還沒出生,就先天發(fā)育不良了。

  美國ZDNet博客作者撰文,為解決硬件兼容性問題,Google總部曾專門組織人力編寫硬件驅動,但后來又傳出消息,Google總部或許是出于縮短工期的考慮,將硬件驅動部分交給“硬件廠商自行解決”。你說硬件廠商會優(yōu)先考慮用戶群更大的Windows7,還是會優(yōu)先考慮尚未出生的Chrome OS呢?

  Chrome還沒足月,就已經(jīng)營養(yǎng)不良了。

  基于Linux的紅帽、紅旗、Ubuntu沒能在Windows那里占到半點便宜,Google Chrome OS能有機會向Windows出拳嗎?

  有了Windows XP帶來的優(yōu)良用戶體驗,Windows 7的瑕疵只會被用戶看做是以后會慢慢成熟的孩子,而不是先天有缺陷的早產(chǎn)兒。蘋果的華麗和低價都只能在Windows周邊游弋,你還能期望先天發(fā)育不足的Chrome能用瀏覽器框架和Windows有一戰(zhàn)嗎?

編后話:

  無論是蘋果雪豹,還是Google Chrome,他們肯定能博得用戶的眼球,“裝一下用用”的沖動是會有的,但“裝一下就刪”的后續(xù)動作也會跟著發(fā)生。要想等到其它操作系統(tǒng)戰(zhàn)勝,或是與Windows平臺分庭抗禮的那一天,其它OS首先要滿足Windows用戶已經(jīng)習慣的復制和粘貼方式,而不能強制用戶接受Windows之外的Ctrl C和Ctrl V。否則,其它OS只能是扮演二氧化錳這一角色,讓自己成為Windows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