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之家( www.airtaxifl.com):當生活只有Win7/Win8.1、WP8.1設備,能滿足你?
6月23日消息,國外知名科技媒體《數字趨勢》長期撰稿人杰瑞米-卡爾潘(Jeremy Kaplan)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內僅僅使用微軟最新的Surface Pro 3平板電腦以及運行著WP8.1的智能手機生活。
對于這段時間的經歷,卡爾潘表示雖然Surface Pro 3和兩款諾基亞手機本身足夠出色,但它們內置系統(tǒng)的不完善以及平臺互動性的缺失還是令自己在實際使用中感到相當沮喪。
以下是主要內容:
別以為我不喜歡這些微軟設備,事實上我認為這些設備相當不錯。就拿Surface Pro 3來說,這一設備外觀設計非常漂亮,尺寸適合日常使用,而搭配使用的鍵盤也同樣非常順手。在另一方面,使用T-mobile網絡的諾基亞Lumia 925和使用Verizon的諾基亞Lumia Icon在使用中的表現也相當出色。
但我認為,以上這三部設備的最主要問題并非在于硬件,而在于軟件設計。在使用過程中,我找到了許多軟件方面不足的地方,雖然我最終通過升級固件的方式解決了其中大部分問題,但對于一家以軟件起家的企業(yè)來說,這樣的表現恐怕還遠遠稱不上出色。
Surface Pro 3
在使用Surface Pro 3的最初幾天內,我更多是在配合這一設備,而不是展開自己的工作。比如,有時我不得不為了避免該設備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還改變自己的工作習慣。
首先是鍵盤,Surface Pro 3鍵盤的設計非常不錯,響應速度很快,鍵盤聲音回饋也相當到位。但是,當我不當心激活了設備內置的“alt-keyboard”鍵盤模式后,我居然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找到關閉這一模式的方法,因為該系統(tǒng)并沒有任何菜單和設置可以進行調節(jié)。
最后,我發(fā)現其實Win8.1擁有兩個不同的設置界面,而我則習慣性的在傳統(tǒng)控制面板以及設備管理器中尋找關于觸控板和鍵盤的設置,但這一設置其實是被安排在了屏幕右側的另一個控制面板中。
通常來說,當你的Surface Pro 3沒有連接外部鍵盤的時候,Windows 8.1會在你觸摸任何一個需要輸入文字內容空白區(qū)域的時候自動彈出虛擬鍵盤。但事實上,這一功能在Surface Pro 3上實現的并不理想,因為我發(fā)現即便是在連接了實體鍵盤的情況下,虛擬鍵盤依舊有可能會自動彈出。其中最明顯的一個例子便是Chrome瀏覽器,而我的大多數工作都需要借助這一瀏覽器來完成。
微軟全球副總裁、Surface部門負責人帕諾斯-班乃(Panos Panay)在Surface發(fā)布會中還隆重介紹了Surface Pro平板自帶的觸摸筆。該觸控筆允許用戶快速按下觸控筆頂部的粉色按鈕來快速打開OneNote應用。而且,在Surface Pro 3打開攝像頭的情況下,該觸控筆也可以進行遙控拍照,所拍攝的照片則會存入OneNote應用。
但在具體使用中,我卻始終沒能真正用上這一功能。
后來,我發(fā)現需要首先安裝微軟應用商店在6月19日發(fā)布的固件升級才能激活該功能。而且,該觸控筆需要打開藍牙與Surface Pro 3連接才能正常使用。如果你為了省電而關閉藍牙功能的話,該觸控筆幾乎毫無用處。同時,Surface Pro 3只有桌面模式具備了手寫識別功能,但當你按下觸控筆頂部的粉色按鈕后,該系統(tǒng)默認打開的確是觸控版的OneNote。
Surface Pro 3的休眠邏輯設定也非常有問題,有時候我從包里拿出Surface Pro 3的時候發(fā)現它仍然處于開機狀態(tài),且機身非常燙。有時候在我打開Surface Pro 3的時候屏幕卻沒有任何反映,即便我手動按下電源鍵也是如此,最后我不得不通過長按電源和音量鍵的方式進行強制重啟。
對此,一名微軟發(fā)言人表示會在日后的固件升級中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Windows Phone 8.1設備
接下來讓我們說說Windows Phone 8.1設備。
Windows Phone 8.1同樣采用了“磁貼”式的用戶界面,每個磁貼能夠讓用戶預覽部分應用信息,且用戶可以對這一界面可以進行個性化定制,這不得不說要比iOS(iPhone)和Android平臺的主頁設置強大許多。但是,絢麗的用戶界面是一回事,但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不完善則是另一回事。
通常來說,一款新智能硬件的出現會同時推出自己的iPhone客戶端,或者是Android客戶端,但它們卻一般不會推出自己的Windows Phone平臺應用。平心而論,諾基亞Lumia 925和Lumia Icon在使用中本身的表現都相當出色,但應用程序的缺失卻是它們最大硬傷所在。
平臺互動性
拋開Windows和Windows Phone 8.1的平臺獨立性不談,這兩大操作系統(tǒng)在設計之初似乎從來沒有將平臺的互動性考慮在內。在不久前蘋果召開的2014年“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蘋果軟件部門主管、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奇(Craig Federighi)著重對外介紹了OS X Yosemite和iOS 8之間的無縫互動特性。比如,用戶可以利用內置Yosemite系統(tǒng)的Mac接收手機短信、繼續(xù)編輯文檔,甚至是接聽來電。而且,用戶完全不需要進行任何操作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是的,微軟此前也曾承諾會將無縫化體驗帶到這兩大平臺中,其中包括相似的用戶界面以及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通用的微軟賬戶、云端設置同步等。但就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來看,微軟的這一承諾并沒有成為現實。
在使用T-mobile網絡的諾基亞Lumia 925和Verizon的諾基亞Lumia Icon時,我每次都必須重新加載應用和輸入用戶名、密碼。而且,我在Windows PC設備以及Surface Pro 3上分別精心設計的磁貼主頁均沒能成功同步到我的其他Windows設備中。
最后,微軟語音助理Cortana在推出之時就被認作是蘋果Siri和谷歌Google Now的有力競爭對手。然而,這一服務卻沒有被移植到Surface Pro 3中,微軟僅僅表示會在今后將Cortana帶到其他一些平臺之中。
無論如何,我現在已經用回了我的華碩Zenbook以及谷歌Nexus 5,雖然這兩個設備之間沒有互動性可言,但我們仨卻能夠在實際使用中做到足夠親密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