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Phone“復制/粘貼”背后的故事

2011/5/16 11:40:21    編輯:ifanr供稿     字體:【

Win7之家www.airtaxifl.com):Windows Phone“復制/粘貼”背后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做Priyanka Singhai,她是 Windows Phone “復制/粘貼” 的項目組長,團隊成員們親切的稱她為:“復制/粘貼” 女王 。從 Singhai 的個人經(jīng)歷來看,成為 “復制/粘貼” 小組的領頭人是她的命運。2004 年離開印度老家加入到集團內(nèi)部的 Office for Mac 部門,Singhai 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修繕文本編輯功能。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讓她對文字處理頗有心得,以下是記者 Michael Stroh (下稱 MS)對她的專訪。



MS:首先我要承認,我并不經(jīng)常使用手機上的復制/粘貼功能。但我知道有些用戶對這個功能很癡狂。我錯過了什么嗎?

Singhai:讓我們假設一些情況,你的妻子給你發(fā)來女兒鋼琴演奏會的邀請,而你想把其中的地址保存到你的通訊錄。再比如,你在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一些好玩的段子想要分享給好友,或者你想在短信里引用郵件中的內(nèi)容。諸如此類你想分享卻又不想再次輸入的情況,這個時候,你的手機能滿足你的需要嗎?

MS:以前你的工作是在桌面應用里粘粘貼貼,現(xiàn)在換成手機了,有什么不同嗎?

Singhai:在桌面應用里,你可以完成選擇性粘貼,全選,剪切等功能。在手機上,更多的功能意味著增加復雜性,所以手機應該幫你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意味著設計者要洞察用戶的需求而不是告訴用戶“嘿!我們提供很多選項!” 手機就是如此,要得是簡單,而不是復雜。

MS:這么說來“復制/粘貼” 功能不像看上去那么簡單嘍?

Singhai:其實是挺復雜的。只有確保手機里的所有軟件都能用上這個功能了,用戶才會感覺到 “這個功能能用了” 。這牽扯到大量的調(diào)試工作。復制/粘貼從立項到開發(fā)完成總共涉及了 9 至 10 個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你要讓所有人明白你的想法,了解你的出發(fā)點,這里面既有挑戰(zhàn)也有收獲。



MS:你們是如何開發(fā)這個功能的?

Singhai:最初我們設計了一個浮動的工具欄,提供復制,粘貼和剪貼的選項。你先要選中內(nèi)容,接著要點選一個按鈕調(diào)出工具欄,然后才能選擇你需要的功能。這種方式太累贅了。我們希望這個功能更智能些,在用戶需要的時候自動出現(xiàn),完工后快速消失。

MS:具體怎么辦呢?

Singhai:我們注意到用戶往往是在復制和粘貼中選擇一種操作。如果選擇了一段文字,那么他們很有可能是想復制,如果是鎖定一個位置,那么他們很可能是想粘貼。根據(jù)這個規(guī)律我們就能判斷用戶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由于我們的手機能夠判斷你下一步想要做什么,所以它會為你首先選擇一種功能,這樣是不是就很方便啦!

MS:開發(fā)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困難嗎?

Singhai:我們發(fā)現(xiàn)人們通常叫這個功能為 “剪切/粘貼” 。同樣的,一開始我們的團隊也稱其為:“剪切/粘貼”。

經(jīng)過調(diào)研我們發(fā)現(xiàn),手機用戶大多數(shù)情況下使用復制而不是剪切。因此我們考慮過 “剪切” 是否還有必要存在。對于90% 的情況而言,用戶們的確不需要 “剪切”,而事實證明,我們確實是對的,F(xiàn)在用戶們?nèi)匀还苓@個功能叫 “剪切/粘貼” 但實際上已經(jīng)是 “復制/粘貼” 了。當真的需要剪切的時候,用戶可以在選擇文字后按退格鍵把內(nèi)容給刪除掉。

MS:工作中遇到的最艱難的情況是什么?

Singhai: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因為我不可能和每個用戶做一對一的溝通。你需要一雙捕捉線索的眼睛。

MS:比如說?

Singhai:多次粘貼。在我們內(nèi)部的測試論壇上有人反饋說想要實現(xiàn)一次復制多次粘貼的功能。天呢,我以為我們能搞定一次復制一次粘貼就足夠了呢!

所以,你要和他們交流,問問他們,“你在做什么呀?” “什么情況下需要多次粘貼呢?” 雖然這并不是一個常用功能,但并不表示我們就可以忽略它。最后,我們支持了多次粘貼。當然,人們并不總愿意告訴你他們在想什么,有的時候你要主動出擊多多詢問。

MS:Mongo 更新里 “復制/粘貼” 功能會有變化嗎?

Singhai:會有,我們會讓它跑地更流暢。在 Mango 里,每當你完成一次粘貼,都會有一個聲音提示,這個小變化能帶給用戶一種成就感。我們也正在改進 UI ,適當強化 “多次粘貼” 的概念。

MS:最讓你得意的是什么?

Singhai:本來這是一件并不困難的事情,但為了解決一些被人忽視的問題,我們確實做了很多工作。最棒的是,我能告訴媽媽:“你看到手機上的這個功能了嗎?是我做的!”